物質氧化性、還原性強弱判斷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6-30 11:11:03 發布人:editor
物質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比較,實質上是物質得失電子難易程度的比較。即物質越易奪得電子,則其氧化性越強,越難奪得電子則其氧化性越弱;反之,物質越易失去電子,則其還原性越強,越難失去電子,則其還原性越弱。
一、利用化合價,比較物質氧化性、還原性強弱
由同種元素形成的不同價態物質的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強弱規律是:元素的最高價態只具有氧化性,元素的最低價態只具有還原性,元素的中間價態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例1.對鐵元素組成的物質而言:
氧化性:Fe<二價鐵鹽<三價鐵鹽
還原性:Fe>二價鐵鹽>三價鐵鹽
二、利用元素活潑性的不同,比較物質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
1.對金屬而言,金屬越活潑(金屬性越強),其單質的還原性越強,其金屬陽離子的氧化性越弱。
例2.對金屬活動性順序表而言: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 Cu Hg Ag Pt Au
活潑性(金屬性)———→減弱
其單質還原性:K>Ca>Na>Mg>Al>…Hg>Ag>Pt>Au
其離子氧化性:K+
例3.對同主族的金屬元素,從上到下活潑性依次增強。如對ⅡA族金屬元素:
Be Mg Ca Sr Ba
活潑性(金屬性)————→增強
其單質還原性:
Be
其陽離子氧化性:
Be2+>Mg2+>Ca2+>Sr2+>Ba2+
例4.對同周期金屬而言,從左到右其金屬活潑性(金屬性)依次減弱。如對第3周期金屬而言:
Na Mg Al
活潑性(金屬性)————→減弱
其單質還原性:Na>Mg>Al
其陽離子氧化性:Na+
2.對非金屬而言,其非金屬越活潑(非金屬性越強),其非金屬單質的氧化性越強,其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弱。
例5.對一般的非金屬活動性順序而言:
F Cl Br I S
活潑性(非金屬性)————→減弱
其單質氧化性:F2>Cl2>Br2>I2>S
其陰離子還原性:
F-
例6.對同主族的非金屬而言,從上到下非金屬的活潑性依次減弱。如對ⅦA族元素而言有:
F Cl Br I
活潑性(非金屬性)————→減弱
其單質氧化性:F2>Cl2>Br2>I2
其陰離子還原性:F-
例7.對同周期的非金屬元素而言,其活潑性從左到右依次增強。如對第3周期非金屬而言:
Si P S Cl
活潑性(非金屬性)————→增強
其單質氧化性:Si
其陰離子還原性:Si4->P3->S2->Cl-
三、利用氧化還原反應比較物質的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
1.對一般的氧化還原反應,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例8.
FeCl3+Cu—→CuCl2+FeCl2
氧化劑 還原劑 氧化產物 還原產物
氧化性比較:Fe3+>Cu2+
還原性比較:Cu>Fe2+
例9.
FeCl2+Cl2—→FeCl3
還原劑 氧化劑 氧化產物,還原產物
氧化性比較:Cl2>Fe3+
還原性比較:Fe2+>Cl-
綜合例8和例9有:
其氧化性比較:Cl2>Fe3+>Cu2+
其還原性比較:Cu>Fe2+>Cl-
2.對原電池反應而言,均有:
還原性比較:負極材料>正極材料;
氧化性比較:負極失去電子形成的陽離子<正極上得到電子的陽離子(或氧化劑)。
例10.用導線連接的銅鋅二極,插入到CuSO4溶液中,可形成原電池。
負極(Zn):Zn—2e=Zn2+(氧化)
正極(Cu):Cu2++2e=Cu(還原)
氧化性比較:Cu2+>Zn2+
還原性比較:Zn>Cu
例11.Fe-C合金在中性溶液中存在時,Fe易發生吸氧腐蝕,本質上屬原電池反應。
負極(Fe):Fe-2e=Fe2+(氧化)
正極(C):2H2O+O2+4e=4OH-(還原)
氧化性比較:Fe2+
還原性比較:Fe>C
例12.Fe-Cu合金在酸性較強的介質中鐵先被腐蝕,此為析氫腐蝕,本質上也屬原電池反應。
負極(Fe):Fe-2e=Fe2+(氧化)
正極(Cu):2H++2e=H2↑(還原)
氧化性比較:H+>Fe2+
還原性比較:Fe>Cu
3.對電解反應而言,同一電解質溶液中,電解時,在陽極越易放電(失電子)的陰離子,其還原性越強;陰極上越易放電(得到電子)的陽離子,其氧化性越強。
如在一般濃度的電解質混合溶液中,在陽極的各離子放電順序一般有:
S2->I->Br->Cl->OH->F-
則其還原性比較:
S2->I->Br->Cl->OH->F-
在陰極的各離子放電順序:
Au+>Pt2+>Ag+>Hg2+>Cu2+>H+>…
則其氧化性比較:
Au+>Pt2+>Ag+>Hg2+>Cu2+>H+>…
四、用同一起點反應進行的難易程度來比較物質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
1.與同一還原劑的反應越易進行,其氧化劑的氧化性越強(說明越易奪得電子)。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顯然,從反應的條件可以看出與同一還原劑銅反應時,濃硝酸比濃硫酸易于發生。
氧化劑氧化性比較:濃硝酸>濃硫酸
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從反應條件可看出,與同一還原劑Cu反應時,濃HNO3比稀HNO3易于發生。
氧化劑氧化性比較:濃HNO3>稀HNO3
2.與同一氧化劑的反應越易進行,其還原劑的還原性越強(說明越易失去電子)。
例15.Cu+4HNO3(濃)=Cu(NO3)2+2NO2↑+2H2O
從與同一氧化劑濃HNO3反應的條件可以看出,C與濃HNO3的反應比Cu難以發生。
還原劑還原性比較:Cu>C
以上比較規律,僅就中學知識而言。
以上比較方法,既幫助學生解決了有關物質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比較問題,也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了物質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本質,提高了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