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西查諾瓦(以)和赫爾什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5-22 17:08:37 發布人:editor
人類細胞包含有數十萬種不同的蛋白質,不同的蛋白質具有不同的生理機能:有作為化學反應催化劑的蛋白質酶,有作為信號物質的人體荷爾蒙,還有在人類免疫系統中發揮重要作用,以及決定細胞樣式與結構的一些特殊蛋白質。
以色列科學家阿龍-西查諾瓦、阿弗拉姆-赫爾什科和美國科學家伊爾溫-羅斯經過多年研究,找到了人體細胞控制和調節某種人體蛋白質數量多少的方法。他們發現,人體細胞通過給無用蛋白質“貼標簽”的方法,幫助人體將那些被貼上標記的蛋白質進行“廢物處理”,使它們自行破裂、自動消亡。
兩名以色列及一名美科學家獲諾貝爾化學獎,圖中從左至右為以色列科學家西查諾瓦、赫爾什科和美國科學家羅斯
三位科學家的科學新發現,使人們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如下一些人體化學現象成為可能:諸如細胞循環、DNA修復、人類基因轉移和最新產生的人體蛋白質數量如何控制等,這些化學現象都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化學程序。他們所認識到的人體蛋白質的死亡形式,可幫助人們解釋人體免疫系統的化學工作原理。人們還可以因此認識到:如果人體細胞的蛋白質處理過程發生故障,包括一些癌癥在內的各種人體疾病就會緊跟著出現。
過去,人們對細胞如何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過程給予過極大關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不勝枚舉,僅這一領域內的諾貝爾獎已經頒發過五次了。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色列科學家阿龍-西查諾瓦、阿弗拉姆-赫爾什科和美國科學家伊爾溫-羅斯就成功地通過試驗發現,人類細胞中的蛋白質退化確實存在,而且是在被細胞作了“標記”之后才被殺死的。這一過程的發生,使人體細胞能夠將對人體沒有任何用處的蛋白質分解掉,而且,這一過程需要耗費人體的部分能量。
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細胞學研究,阿弗拉姆-赫爾什科和他的同事們發明了一種新的科研方法,叫免疫化學法。三人的化學研究成果比較科學地解釋了人體蛋白質退化系統的分子處理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