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伍德沃德(美)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5-19 16:47:23 發布人:editor
伍德沃德,R.B.
Robert Burns Woodward 1917~1979
美國化學家
1917年4月10日生于波士頓,1979年7月8日卒于哈佛。1933年入 麻省理工學院學習,1936年獲理學士學位,1937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50~1960年 ,任哈佛大學教授。1963年瑞士汽巴公司為他在瑞士的巴塞爾建造了伍德沃德研 究室,此后他在哈佛大學和巴塞爾兩處指導研究工作。
伍德沃德主要從事于天然有機化合物的合成及有機化學理論工作。他在 甾族化合物 領域中的第一個成果,是描述了分子結構與紫外光譜間的 關系;較早地認識到物理測定比化學反應更能闡明有機化合物分子結構的特點。 他曾推測了許多復雜的天然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包括 青霉素(1945) 、 番木鱉堿 (1947)和 河豚毒素 (1946)等。在測定碳霉素的結構中發現了前所 未知的一類天然產物——大環內酯抗生素,并提出了在自然界形成的可能途徑。 他也是第一個提出甾體激素的正確生物合成理論的人。他最早正確地推測了二茂鐵的結構,為金屬有機化學開辟了新的道路。他的合成工作突出 地表現在巧妙地利用有機反應進行現在已知的最復雜的天然有機化合物的合成。 例如,1944年合成 奎寧 ,1954年合成番木鱉堿,1956年合成 利血平 ;其他還有 膽甾醇 、 葉綠素 、 維生素B12 、 紅霉素 等。他把 有機合成 的技巧提高到一個前 所未有的水平。在維生素B 12 合成(1973)的長期過程中,他認 識到有機反應的一個基本規律,從而1965年提出了 分子軌道對稱守恒 原理 ,又稱伍德沃德霍夫曼規則。它不但解釋了以前很多不理解的 反應,并且推動了一大類基本有機反應的發展,成為有機化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 。伍德沃德1959年獲英國皇家學會的戴維獎章,因合成甾醇和葉綠素等有機化合 物的貢獻獲1965年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