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助力沂水化工園區生態發展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3-28 18:06:28 發布人:editor
在2015年省科協助力地方創新驅動發展工程(簡稱助力工程)實施中,山東化學化工學會作為示范牽頭學會之一,對接沂水縣,依據學會特點,聚焦助力沂水縣廬山化工園區。
服務企業 技術專家送上門
2015年助力工程實施以來,山東化學化工學會與臨沂市、沂水縣科協就“智力引進,會企合作”多次溝通探討,基于沂水縣廬山化工園區的發展現狀和技術瓶頸,充分發揮學會專家資源和智力優勢,與沂水縣深入探索多樣可行的會企合作新模式,為企業送技術、解難題。
“廢水處理如何節本增效?”“D-乳酸鈣的合成工藝路線有沒有什么最新進展?”……在2015年7月9日山東省科協創新驅動助力工程沂水示范區啟動儀式結束后進行的技術對接洽談會上,5位山東化學化工學會特邀專家被企業科技人員圍得里三層外三層。
企業的需求各不相同,有的企業特地帶著生產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來向專家請教。也有的企業想在專家的幫助下,整體提升生產工藝路線,尤其是在進一步實現循環經濟、綠色發展上。“目前,我們企業在廢水處理和催化劑替代環節上,遇到了一些技術難題,但是公司不知道該去哪找專家咨詢,心情非常迫切”,一家企業的科技人員說,“這次正好遇上機會!”
企業對于科技的渴望讓專家們深受感動,他們就企業關心的技術問題具體分析,提出了合理化建議。洽談會結束后,企業爭相把各自對口的專家邀請到企業去,實地繼續深入交流學習。對接會碩果累累,現場簽訂合作協議3份,建立科技服務站24家。
薦才引智 創新創造未來
廬山化工產業園區是沂水縣確定的主導產業——化工產業的承載區,總規劃面積21.2平方公里,沂水縣計劃利用5年時間,將廬山化工園區打造成為全縣第一個千億級產業園區。
在先期工作中,山東化學化工學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等學會負責人多次赴沂水廬山園區進行調研和考察,詳細了解園區產業化發展概況和科技力量現狀,統計企業技術需求,并分類發送給對口專家。根據企業提供的技術需求和工藝難題,學會常態化邀請科技專家赴沂水實地考察和指導,針對企業生產特點、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現場“把脈問診”,提出合理化改進和解決的辦法,受到了企業的歡迎和沂水縣的好評。
開展集中科技服務是山東化學化工學會開展助力工程的重點工作之一,力爭達到服務層次高、覆蓋面廣,企業收益多的工作目標。截至2015年底,學會共計組織7批次科技專家58人次來到園區,以科技幫扶、經驗交流、現場指導和技術培訓講座等形式,開展集中科技服務130余場次,為企業引進了6位A、B類人才,簽訂了8份產學研合作協議和3個技術轉讓項目,對園區36家企業開展了技術培訓講座,解決了25項企業技術難題,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沂水縣進一步做好科技和科協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有效緩解了沂水縣高層次人才不足和科技資源不足等問題,為沂水縣的“三引一促”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進一步提升了園區產業科技化發展水平,促進了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2015年,園區共實現工業總產值121億元,稅收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2%和182%。
以點帶面 夯實園區升級基礎
山東化學化工學會積極嘗試“以點帶面、示范帶動”的工作創新模式,通過與園區聯系溝通,建立服務站等具體操作方式,務求實效,逐步展開并擴大區域性合作。
2015年(下同)6月至8月,根據泓達生物、昆達生物、帝高漆業三家企業實際技術需求,積極協調了青島科技大學的三位專家教授進行對接,力求解決企業吡啶廢水處理、吡啶催化劑替代和水性聚氨酯乳液的技術難題。目前項目正在落地實施。
10月8日,組織龍立膠帶、頤勝勞保、泓達生物、泉莊鎮黨委等相關負責人前往青島科技大學和中國海洋大學進行對接,就技術需求和建設企業研發平臺事宜進行了交流,達成了3項科技合作項目。
11月19日至21日,邀請三位專家到沂水縣舉辦化工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培訓講座,對沂水縣36家化工企業的化驗員、質檢員進行了培訓,大大提高了其實驗操作能力。
11月20日,邀請中國海洋大學兩位專家來沂水與昆達生物進行技術對接。專家們針對昆達生物吡啶廢水處理問題,組織團隊對吡啶廢水進行了分析和提取,提取的吡啶可以重新再利用、變廢為寶。
12月2日,在沂水縣組織青島科技大學專場技術對接洽談會,來自青島科技大學的10名化工專家與沂水縣廬山化工園區及周邊30余家企業和單位進行了交流和探討。龍立膠帶與青島科技大學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和技術轉讓合同……
一個個點上的突破,一項項合作的達成,在助力工程的扎實實施下,學會不斷探索,務實創新,將學會聯系的豐富科技資源引介到企業創新發展的第一線,為廬山化工園區升級發展夯實基礎,推動沂水經濟生態發展。
◆產業發展建議
在實施省科協助力地方創新驅動發展工程過程中,山東化學化工學會以學會智力資源為基礎,以園區創新發展為著力點,特提出以下建議:
●按照園區規劃持續創新,引導高新技術產業集聚發展。廬山化工園區應進一步按照發展規劃開展工作,立足市場、人才、資源和地域優勢,緊緊圍繞石油化工、精細化工、醫藥化工、新材料、新興戰略產業等主導產業,建立較為完備的高新技術產業鏈項目庫,突出龍頭帶動、市場帶動、配套帶動、品牌帶動,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以項目推進為抓手,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壯大。借力于我省優秀的科技力量和科技資源,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和本土化相結合,不斷擴大和深化科技交流與合作。在引進資金的同時,注重引進技術、人才和先進管理機制。積極運用高新技術來提升現有產業,運用高新技術推進節能減排項目,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使傳統產業實現高新技術化。
●加大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力度。逐步打造產學研結合、多方共贏的合作平臺,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咨詢平臺和實現科技資源聚集的共享平臺。不斷深化和完善服務體系,大力促進技術貿易、科技評估、專利申報、風險投資、生產力促進中心等科技中介機構發展。
●引領重點企業實施責任關懷制度。著力在安全生產、污染防治、職業健康安全、產品安全監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促進企業自覺履行對生態和諧與社會和諧的責任,樹立行業良好口碑,贏取社會大眾對行業的理解和支持,實現行業綠色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將循環經濟理念貫穿到整個生產過程中來。
●提高創新意識,建立企業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永恒主題,更是企業的立身之本。要充分認識到創新體系建設對企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增強企業的創新意識,使創新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要不斷探索符合市場規律、體現企業優勢、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發展道路。
◆學會簡介
山東化學化工學會創建于1960年,是由山東省化學化工科學技術工作者自愿組成并依法登記成立的社會組織。宗旨是團結全省廣大化學、化工科技工作者,促進山東省化學化工事業的進步和繁榮,促進科技人才的成長,為化學化工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合作的平臺,為廣大會員提供服務,為促進我省經濟發展、構建“和諧山東”而貢獻力量?,F屆理事會為第七屆理事會。
學會現有2個工作委員會、24個專業委員會,現有團體會員150多家,個人會員3000多人。學會工作主要包括組織開展化學化工發展戰略研究,向政府部門提出有關化工行業穩定、持續和健康發展的規劃和建議;為企業開展技術咨詢服務活動,組織專家學者為企業解決生產過程或工藝中的技術難題;傳播先進的科學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開展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普及化學知識;舉辦學術會議和專題討論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