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酚A對人體的危害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6-30 10:17:11 發布人:editor
雙酚A(BPA)是塑料樹脂產品生產中的重要化學物質,廣泛存在于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食物袋、水袋等塑料制品中。近日全球38名致力于雙酚A研究的工作人員組成的專家小組,在700多項研究的基礎上發表了一致聲明,提出這種物質可能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危害,該聲明發表在《生殖毒物學》雜志上。近幾十年的動物研究表明,雙酚A可能導致很多疾病,包括生殖系統發育異常、女性提早性成熟、精子數量減少以及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與激素相關的癌癥。雙酚A進入人體子宮內,可能導致后代的疾病變異,包括肥胖癥、癌癥和糖尿病。
盡管化學制造業聲稱包裝袋中的雙酚A含量特別低,根本不足以引起關注,但是弗里德•沃姆•薩爾教授表示,極低劑量的雙酚A也會對健康產生影響,尤其對胎兒和新生兒來說,其“外成的影響”可能通過產生變異而造成危害。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一個人如果在早年的重要時期接觸到雙酚A,會引起長期不良影響,成年后接觸到雙酚A則免疫系統的功能可能被改變。據美國一家環保組織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新安怡(AVENT)、布朗博士(DrBrown"s)、倍得適(Playtex)、Evenflo、嘉寶(Gerber)奶瓶5種品牌奶瓶,全部含有可能致癌的化學物“雙酚A”。
目前許多廣州家庭普遍使用新安怡、布朗博士等外資品牌的奶瓶。國家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特聘專家董金獅表示,雙酚A對人體都有一定危害,有殘留,對器官有影響,特別對兒童智力發育和婦女的生殖有影響。據了解,在新安怡、布朗博士等5種暢銷奶瓶品牌中含有的雙酚A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工業化合物之一,是制造包括嬰兒奶瓶、水瓶、其他食品和飲料容器等堅硬和透明聚碳酸酯塑料的關鍵物質。聚碳酸酯塑料在嬰兒奶瓶等商品的制造中非常有用,因為它們具有耐用、輕巧和防摔等特性,如果沒有雙酚A奶瓶就無法具備這些特性,這種化學物質可以從塑料中分離出來。但目前國際上沒有就產品中的BPA含量建立共識標準。
來自美國加州環境研究政策中心的雷切爾說,研究報告表明,老鼠實驗顯示雙酚A可影響生殖系統,屬可能致癌物質,可致肥胖、過度活躍癥、免疫系統失調、兒童性早熟等。據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奶瓶大多是由聚碳酸酯加工而成的,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加入一種雙酚A作為助劑,這種化學物質最終在成品中會有部分殘留。國家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特聘專家董金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雙酚A是酚類化合物,總體來說酚對人體都有一定危害,有殘留,對器官有影響,特別對兒童智力發育和婦女的生殖有影響。
受涉品牌近期將公布檢測結果。專家日前走訪部分城市市場,在一些嬰兒專賣店及大型高檔商超,均發現有新安怡、布朗博士、倍得適品牌奶瓶售賣。對于這5種品牌奶瓶可能致癌一事,部分商店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只有布朗博士牌的嬰兒奶瓶銷售,商家正與供應商銜接,要求對方提供更詳盡的檢測材料,并等待國家權威部門的相關通知。中國新安怡北京公司表示,目前新安怡英國總部正在核查消息來源,預計將于近期對此作出公開回應。而布朗博士中國上海公司公關部有關人士則表示,該公司將在近期從全國各銷售點隨機抽取產品,由所在當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加急檢驗,用檢測結果來“說話”。
消費提醒:購買時盡量掌握辨別知識。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介紹說,我國對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聚碳酸酯成型品有明確的衛生標準,要求產品在水中浸泡,每升水中含酚類物質不得超過0.05毫克,目前市場銷售的正規廠家的合格產品都符合這個標準。國家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特聘專家董金獅建議,消費者應盡量掌握一些辨別知識,比如目測奶瓶中有沒有雜質,合格產品是透明的,打開瓶蓋聞是否有異味,為了確保安全,買回奶瓶后用開水煮幾分鐘,把里邊的有害物質吸出。據了解,我國對于食品包裝用材料的強制標準已出臺,今年8月份消費者就可以通過產品包裝上是否有QS認證標志來了解產品的安全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