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已烷的毒性與中毒表現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06-29 16:57:14 發布人:editor
工業上使用的正已烷是從石油、油田氣及某些天然氣中分離出來的。近年來 ,由于石油精煉技術的發展 ,生產正已烷的成本不斷降低 ,所以各地相關企業使用正已烷的范圍和用量大大增加。正已烷在工業上主要用作溶劑 ,用于配制粘膠以粘合鞋革、箱包 ;用于電路板等電子元件清洗、彩色印刷時清洗器材 ;還有食品制造業的粗油浸出、塑料制造業的丙烯溶劑回收、日用化學品生產時的花香溶劑萃取等行業工種。
正已烷在常態下為略帶異臭的液體 ,其沸點為 68. 74℃ ,幾乎不溶于水 ,但可溶于醇類與醚類有機溶劑。過去曾認為正已烷是低毒類化學物 ,但因其揮發性和脂溶性高 ,在人體內可蓄積 ,特別對神經系統具有毒性 ,故有人認為應考慮列為高毒類化合物。由于缺乏防護 ,對其毒性重視不夠或缺乏了解 ,最近有些地方已陸續出現了正已烷中毒的報道。為此 ,有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提高警惕 ,采取措施 ,予以防范并杜絕事故的發生。
正已烷主要通過呼吸道、皮膚及胃腸道吸收進入人體 ,人皮膚接觸其蒸氣 ,每小時可吸收16- 27毫克。在體內 ,正已烷主要分布于血液及腦、腎、脾等器官 ,分布多少與各器官的脂肪含量有關。肝細胞為其生化代謝與解毒場所 ,一般在接觸后數小時即可以原形及其代謝產物從腎臟排出。高濃度急性中毒 ,主要表現為呼吸道刺激癥狀和頭暈、麻醉等表現。長期職業性接觸低濃度正已烷 ,可引起慢性中毒 ,主要引起多發性周圍神經病及神經衰弱綜合征。其表現為起病隱匿并逐步進展。早期表現為手足發麻、痛覺、觸覺減退 ,呈手套、襪套樣分布。進一步發展可表現為四肢無力 ,握拳困難 ,行走費力 ,甚至不能站立。雙上肢出現肌無力時 ,雙手難以做精細動作 ,如不能夾菜、扣衣扣、剝雞蛋殼等。嚴重時垂足 ,垂腕及手腳遠端肌肉萎縮。該病嚴重時可致癱瘓 ,癱瘓的特點是四肢左右對稱 ,下肢較上肢為重 ,遠端重于近端。在停止接觸正已烷后數月病情仍可進展。經積極治療 ,一般需半年至一年才能恢復健康。部份嚴重病例恢復不完全。正已烷中毒不僅影響生產 ,也影響個人生活。
為預防正已烷中毒 ,正已烷作業車間應安裝有效通風裝置。使用含正已烷的溶劑 ,應盡量保持密閉 ,以減少其蒸汽逸出 ,確保車間正已烷空氣濃度不超過 325毫克 /立方米為宜。積極進行工藝改革 ,盡可能以無毒或微毒溶劑代替之。直接接觸正已烷溶劑的作業人員 ,操作時應帶防毒口罩和玻璃纖維手套 ,穿工作服。皮膚污染后應立即用清水沖洗干凈 ,飯前應注意洗手。
為確保勞動者健康 ,應開展職業健康監護工作。根據國家有關職業健康監護管理的規定 ,就業前體驗發現肝、腎功能不全 ,精神神經器質性病變及肌無力、肌營養不良、周期性麻痹、皮膚病者 ,均不得從事正已烷作業。上崗后每年應安排一次體驗 ,發現禁忌癥或疑似中毒者應立即調離崗位并安排病人進一步檢查、診治或療養。保護勞動者的健康 ,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 ,凡使用正已烷的企、事業單位都應該積極做好正已烷中毒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防止中毒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