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請注意
瀏覽次數: 342 發布時間:2017-12-06 09:17:53 發布人:editor
——《安全生產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解讀
日前,經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總局辦公廳印發了《安全生產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安全生產標準規劃是《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定該規劃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和《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的具體舉措,有利于推動實施標準化戰略,有利于充分發揮標準的技術支撐作用,有利于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有利于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2015年初,《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啟動編制時沒有包括安全生產標準專項規劃。2015年國務院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有關標準化工作的文件,對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新要求。2015年3月,《國務院關于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改革標準體系和標準化管理體制,改進標準制定工作機制,強化標準的實施與監督”。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文件精神,《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中增加了安全生產標準專項規劃。
>>>>
貫徹落實《規劃》,應當把握以下幾點:
一、抓住一個重點
——完善安全生產標準體系建設
體系建設是標準工作的“本”,制修訂工作則是“末”,執本末從,二者相輔相成,只有鞏固完善了“本”,才能做好做細“末”。“十三五”期間,要統籌規劃各類各層級標準,提高標準制定、實施與監督的科學性、協調性和系統性。進一步明確重點行業、重點生產環節、重點部位、重點崗位,以及實行風險分級管控、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所需要的安全生產標準,同時對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強制性標準與推薦性標準、管理標準與技術標準進行合理配比,共同推進。
二、突出十二大領域
——抓好煤礦等重點行業領域的標準制修訂工作
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12個行業領域,是安全生產標準制修訂的重點領域,更是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推動安全生產工作的關鍵。針對上述十二大領域,《規劃》提出制修訂標準362項,其中強制性標準231項(國家標準93項,行業標準138項),推薦性標準131項(國家標準38項,行業標準93項)。
“十三五”期間,要按照輕重緩急有序安排標準制修訂工作。要優先制修訂那些生產安全事故反映出存在問題的標準,以及安全生產工作所急需,但仍然缺失的標準。對于這兩類標準,要開辟綠色通道,加快制修訂速度。要用好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和推薦性標準集中復審工作成果,盡快處理需要轉化、整合、修訂的標準。要加快制修訂重大事故隱患判定、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職業病危害控制和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等方面的標準。要研究制定安全生產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等強化企業安全生產基礎保障的標準。
三、夯實一個基礎
——加強安全生產標準的研究工作
深入開展有關基礎研究,能夠為進一步做好安全生產標準工作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標準前期研究方面,依靠科技創新,加強安全生產重要技術標準的前期研究,將重要標準的研制列入國家科技計劃支持范圍,促進科研成果向標準轉化。加大科研基礎條件和人才培養投入,支持其承擔標準化科研項目。標準基礎研究方面,一是要積極跟蹤了解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工作動態,開展國內外標準對比研究,及時將適合我國國情的國際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二是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交流活動,尤其要與“一路一帶”沿線國家廣泛開展國際合作交流,介紹我國安全生產標準工作的成績和好的做法,在有關國際標準上爭取更多的話語權,讓我國的安全生產標準“走出去”。
四、落實兩個責任
——通過多種手段保證標準的宣貫和實施
企業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必須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標準;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履行監管主體責任,必須對企業貫徹落實強制性標準的情況進行監管執法。做好這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利用多種媒體形式和渠道,加強對安全生產標準的宣貫工作,提高企業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標準的自覺性。二是要進一步強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促進企業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標準。三是要加強安全生產監管執法,強化外部監督。
五、做好五項保障
——組織領導、隊伍建設、實施推進、信息化建設、經費投入
《規劃》能否發揮成效,關鍵在于實施。為防止出現“空中樓閣、束之高閣”現象,《規劃》提出組織領導、隊伍建設、實施推進、信息化建設、經費投入等五方面保障措施,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制定實施方案,明確責任主體,共同做好相關工作。